天變傳說

(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1日電)大選前,朝野為香蕉、水柿與蓮霧價格爭議不歇,地方政府及農經學者呼籲,產銷失衡需上中下游制度化調控產量,只靠調高補貼恐債留子孫。

農業自古就是國家根本大業,原涉國家糧食安全,加上氣候變遷加劇,農地具備調控氣候與生態平衡的機能,更強化了農業的重要性。

然而台灣政治社會生態特殊,農業總在選前成了焦點,產銷失衡解決之道被衝高收購補貼金額所取代,讓農民多拿補貼是對農業永續發展有利的好政策?還是對選戰有利的好策略?輿論質疑聲不斷,地方政府與學者也憂心呼籲,應回歸產銷調控基本功。

近年自民間企業挖角,走入地方政府推動農產行銷的雲林縣農業處長呂政璋指出,原本的95機制確實有針對敏感及大宗作物啟動補助機制,當價格低於監控價,補助成本的 95%,為的是不要讓農民血本無歸;今年則是在媒體報導後,啟動專案補助。

他舉例,今年提出蒜頭農損,農委會補助下收購近6000公噸,但最後的收購價,則包含縣府考量農民損失不敷成本,再加碼後訂定的;99年初收購柳丁,也是一樣的情況,原收購價可能讓農民成本收不回。

地方農業大縣除評析收購農損的機制應制度化,並認為收購價採成本補貼為計算基準較允當。

台大農經系教授雷立芬進一步指出,今年農損議題恰逢大選前,政府在11月下旬宣布提高「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」中多項作物的現金救助及專案補助金額。

農委會主委陳武雄曾說,今年天然災害救助基金編列新台幣11億元,因今年颱風災害少,用不多,本次調高農損補助支用 2億元後,還有剩餘。不過雷立芬提醒,氣候變遷,今年沒颱風,盛產也會跌價,又罕見出現秋季豪雨造成災損,顯示未來農損情況多元、頻率可能增加,支用預算應看長期。

呂政璋及雷立芬都呼籲,強化全程的產銷調控機制,雖然較難,但才是對應產銷失衡的根本之道。呂政璋說,目前推行的耕作登記機制沒有法制化,若能法制化,會對全台農產產銷調控產生明顯幫助。

對此,農委會透露,台灣多是小農,未具產銷調控觀念,只要看到價格稍好,就會搶種,只能勸導,難以強制規定;反觀日本,因國民守規矩,因此產量源頭控制優於台灣。但農委會也說,柳丁今年未傳價跌,則與廢園推動有成有關。

呂政璋就舉此例,雲林推行柳丁廢園幾年來,與農委會多次協商,逐步調高廢園補助,從每公頃12萬到15萬元,至今20萬元,發揮誘因,加上走訪農家勸說,今年終於少種900公頃,因而價格穩定。

雷立芬除認同源頭耕作量的控管措施應法制化,她並直言,「沒必要調高」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中現金救助與專案補助金額,單靠事後補助,解決不了產銷失衡問題。

她強調,應從上游的源頭耕作量做登記;中間未收成前,若沒颱風,也應控制結果量;到了末端,萬一生產過量,確實只能收購,但是一定要制度化收購,不能因選舉與媒體報導而調高補助。

她重申,氣候變遷農損情況會更多元,農委會曾提出教農民使用手機資訊來調控產銷的方案,不論評價如何,未聽聞農委會測試過該案;產銷除前述上、中、下游調控的基本功要做,還需新對策因應。1001211。